据理财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份以来,大约12款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遭遇零收益甚至或负收益。这些产品的发行银行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
但事实上,3月份到期的产品中,零收益的产品远不只这些。“大约有20多款。”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零负收益产品多挂钩股市和基金
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因参与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而受到牵连。
4月3日,建设银行汇得盈2007年第一期“投资大师PK”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零收益。该产品挂钩3只股票和基金,分别为柏克夏控股公司股票、罗杰斯商品指数基金和荷银新兴市场债券基金。
产品将柏克夏控股公司股票和荷银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组成巴菲特投资组合,将罗杰斯商品指数基金和荷银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组成罗杰斯投资组合。产品每个月观察一次,取这两个组合中表现好的一组收益并记录下来,产品最终到期时,将2年内的24个观察期录取的这24个收益计算出平均值,以此决定产品的最终收益。根据产品规定,如果此平均值大于0,则投资者一定有或多或少的收益。
但在2年时间内,24个观察日中只有10个观察日录得了正收益,虽然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均录得了正收益,但从2008年9月份开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产品表现江河日下。在2008年11月直至产品到期日,录得的收益均为-30%以上,将产品直接拖入零收益的深渊。
3月11日,建设银行在上海、江苏、广东和深圳地区发行的汇得盈“保A计划”保本型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也只保住了本金。该产品挂钩6只A股,分别为上港集团、宝钢股份、贵州茅台、长江电力、大秦铁路和中国神华。产品到期时,与初始股价相比,跌幅分别深达51.6%、63.68%、45.3%、55.79%和62.1%。
此外,光大银行同升7号录得零收益,同升15号和16号则亏损本金5%。工商银行2007年第7期“珠联币合”全球奢侈品牌股票挂钩型产品、东亚银行如意宝系列5(美元)和聚圆宝投资产品系列3(人民币)等都属于证券市场波动太大而零收益的情况。
此外,还有少数产品受累于商品市场的深度跌幅。
比如,民生银行非凡理财人民币0802期产品——“丰衣足食 新春贺岁”,挂钩棉花、食糖、大豆、玉米和小麦即期期货收盘价,自去年10月份以后,小麦和棉花期货的价格相对于初始价下跌幅度开始超过40%,大豆和玉米期货也下跌达30%上下,后期跌幅太深而将前期的涨幅一笔勾销。
华夏银行的慧盈11号也有部分资产挂钩到摩根大通农产品商品曲线指数。该指数从初始价格109.15美元下降到到期日的61.4美元,是造成该产品零收益的一个重要原因。
让渡好产品给零收益投资者作补偿
此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由于中资银行在2008年一季度发售看涨商品、股票类的一年期产品数量最多,因此今年一季度零负收益产品将集中爆发。这种情况从今年2月起已经有所体现,今年2月一个月就有23款产品到期为零负收益,这些多为看涨股票、商品类产品。
“后期还会有零收益的产品出现,但预计后期零收益产品的数量会相对减少。”张星表示,“当前发生零收益的产品,多为一年或两年投资期的,很多产品是在市场高位时买进,后来跌幅深。此外,有些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是看跌的或者是看挂钩标的之间的相对表现,挂钩标的涨得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这终究要看产品结构到底如何设计。”
光大银行某资深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这些结构性产品遭遇零收益,主要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产品最终出现了极端情况。而对于结构性产品未来的走势,要具体看各个产品具体挂钩什么标的。此外,还要看产品发行时段,低位时买进走高的可能性大。”
当产品发生零收益时,银行到底如何后续处理?
虽然按照合同约定,投资收益由投资者自负,但银行事实上会为了维护客户关系而做一些后续的弥补措施。
“客户现在开始接受产品可能无收益的事实了。但从客户的角度出来,发生零收益时我们会以另外一款比较好的稳健型产品让渡给他们,有时这些产品他们会得到比普通投资者高一点的收益。”一位中资行业内人士对理财周报表示。
对于外界传言对结构性零收益产品,不少银行与客户私下达成了延长投资期限的协议,业内不同意这种看法。“结构性产品比较特殊,它是被动管理的。如果要延期,那么产品要重新设计,或者重新找交易对手,这不现实。而直接去投资基金和新股申购的产品还有延期的可能。”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四大基金解读一季数据:经济已现复苏迹象 下一篇:偏股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增近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