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和2007年,不少基民享受了好几倍的收益。可是随着2008年股市的调整,2007年的不少明星基金成了不折不扣的“妖基”。基金净值一落千丈,去年的头几名,现在成了落后兵。这种现象让基民很疑惑:在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基金呢?
绝大多数基民看待基金业绩只是简单的从绝对回报的角度来分析,其实这样做有很大的片面性。正确的做法是将业绩做一个简单的分解,分别从以下三个视角看基金业绩的构成,将基金业绩回归到原本面目。
仓位契约比例程度
基民研究基金仓位契约一方面可以保障该基金类型的风格,另一方面可以依据持仓比例程度来判断基金业绩的真实面目。例如前期博时价值增长仓位高于契约规定涉嫌违规之后,4月底博时平衡基金又陷违规门。在基金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往往被忽略部分与持有人利益相关的细节问题。作为基金利益本身的基民这时需要提高维权意识,对基金契约多加留意,并仔细分析仓位契约的比例程度。
假设某股票基金自成立以来获得380%的回报,按照基金契约股票仓位90%,并以上证指数和债券指数的混合为业绩基准,那么基民可以进行如下分析:假设在此期间指数上涨了300%,则市场上涨对其贡献为300% * 0.90 = 270% 。那么,主动管理能力对上涨的贡献大约为380% - 270% = 110% 。可见,从该基金的波动性和市场的波动性来看,发现有较大的差异,说明该基金选择的基准有问题,受市场的波动性较大,而这种基准不可以很好的反应其风险暴露程度。虽然依据市场的上涨计算出的主动管理能力还不错,但是一旦市场转向弱势,将会有很大的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当上证指数出现单边上涨,基金的股票持仓比例越高,享受到股票上涨的利润就越多。这就造成一些稳健型的基金由于股票持仓比例低,基金净值增长慢,被投资者“抛弃”。也正基于这个因素,往往在股市行情转好的趋势中,不少基金提高持仓比例,以博取较高的收益,风险程度增加。数据显示:从2004年年底到2006年年初,基金经历了从持仓低于60%的低谷慢慢回升、到温和上升站上70%、再到突然猛增至76%的过程。
因此,基民要特别重要看所选基金的股票持仓比例,因为无论在牛市还是在熊市,基金都不能超过允许的持仓比例。而基金投资的主要风险来自股市波动的风险,股票投资比例的不同,所承受的风险也不同。在股市下跌时,基金净值的跌幅就和基金股票持仓比例密切相关。例如去年不少榜上有名的基金因为股票持仓比例较高,在今年震荡市中遭受惨痛代价。因此在今年的行情中,应该选择股票仓位低的基金,以防御震荡行情。
研究季报查细微
今年以来基金市场出现了分化格局,导致基金持有人对基金业绩分化更加敏感,从长期来看,基金这种业绩分化还将继续延续下去,而且越来越明显。而基金净值表现分化给基民的投资带来了难度,这就需要研究基金季报,从中追查蛛丝马迹。因为基金的经营业绩是按季度进行计算的,因此,相对于日常的基金信息披露,基金季报揭示的信息将更加全面,更加权威,对基金产品的投资更有参考价值。
在一份基金季报中,普通投资者很难也无需面面俱到,要重点关注的一般来说是该基金产品的投资组合、投资策略、份额变化和内控机制等。
一看投资组合。基金的季报将披露占基金净值前十名的重仓股明细和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债券和货币基金除外)。这是考察基金投资风格和选股思路的重要依据。从重仓个股的行业和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基民可以通过“持股集中度”,即十大重仓股持有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的比例,来看基金投资的分散度。如果持股集中度比较高,十大重仓股就集中了基金一半以上的资产,说明基金经理偏好集中投资,这也是投资风格相对比较激进的一种表现。同时,基民还可以查看基金的“持股延续性”。根据基金本季度公布的十大重仓股名单与上季度十大重仓股名单比较,相同的股票数量越多,说明持股延续性比较高,基金调仓频率低;相反,如果十大重仓股每一季都是新面孔,说明基金的调仓比较频繁,基金经理相对比较偏好短线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解读基金的季报不能光看披露的数据,毕竟季报中的数据只截止到上个季度的最后一天,公告时间与投资组合时间相差20天左右。就在这20天内,基金经理可能已经“暗渡陈仓”。
二看投资策略。在基金对于市场展望的阐述中,投资者可以清晰地了解该基金的投资思路以及对市场的分析和行业的配置策略等,作为投资参考,跟上基金的操作步伐。如果某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在策略报告中并不看好后市,那么在将来的一个季度,他就将会保持较低比例的仓位或者持有一些偏防御性的个股。
三看份额变化。基金份额变化表面看似乎对基金净值涨跌影响不大,但其实影响还是非常显著的。基金规模过大或过小,对基金投资组合的流动性、投资风格、投资难度等都会存在不利影响。一只基金的份额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的话,就会导致净值走势严重滞后于大盘的涨跌,因为份额增加会相对地摊薄基金净值的收益。同时,基金份额变化如果过于剧烈,则意味着出现了大规模的申购与赎回,基民可以结合市场情况去了解一下出现变动的原因。
四看内控机制。通过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基金产品投资组合,基金的运作业绩,基金持有人变化,将更多地凸现出基金内控机制的完善性、科学性、规范性、高效性,从而观察和了解基金产品运作的风险控制能力。同样,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有助于基金运作业绩的大幅度提高。
作为一只基金的季度“成绩单”,季度报告可以让投资者对该基金有一个比较清楚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据季报与其他基金进行初步的横向比较。
慧眼辨基金评级
目前国内有300多只基金,数量还在不断增加,选基成了投资者必做的功课。目前公开的基金业绩排行榜为基金提供了大量信息,是选基金时的重要参考。因此,基民在选基金时,往往会研究一些机构的基金评级。不过,很多基民因看不懂评级中的很多数据,因为不同机构的分类各异,排名情况差别很大,这让基民感觉混乱,无从选择。
在公开的基金业绩排行榜中,首先要判断一些权威的评级机构,目前市场上较为普及的是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晨星和理柏等机构发布的排行榜。这些基金业绩排行榜都会列出过去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的回报率和排名。一般而言,基金在过去六个月以内的回报率属于短期业绩,很难据此推断基金经理团队的能力,但可以用它来观察基金最近的变化。基民应该从较长的时间内考察基金的业绩,同时也关注近期表现,长中短期来考察基金业绩,综合评定。
当然,在基金业绩排行榜中,投资者最应关注的应是星级评价。以晨星评级为例,不同星级的标准是什么呢?是综合考虑基金的回报率和风险后,给基金打分,如果一只基金回报率较高,但风险也非常高,不一定给评五星级。根据晨星“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由大到小,前10%被评为5星;接下来22.5%被评为4星;中间35%被评为3星;随后22.5%被评为2星;最后10%被评为1星。看星级可以比较全面地知道一只基金过去的业绩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星号无法直接观察出该基金的实际风险波动。一只五星级基金很有可能是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的基金。
此外,基金星号只是针对同类型基金的比较,因此不同类型的基金,是不能单纯用星号来比较孰优孰劣的,而是要综合考虑。
当然,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考察基金业绩不是单从某一方面来决定。基民在投资之前,需要综合各项因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予以斟酌选择。
小贴士:基金评级事先法和事后法
从全球来看,基金分类方法主要有事前法和事后法。“事前法”是指依据基金契约或基金章程来确定基金的类别。大多数基金研究机构均采取事前法,如银河证券的基金评级。事前法体现资产管理行业的诚信准则,多数基金不能随意发生风格漂移。“事后法”是指以基金投资组合实际状况为依据对基金进行类别划分,注重的是当前基金的资产配置状况,晨星遵循的是“事后法”。
雅虎收藏+
上一篇:四招巧用银行业务省钱 不妨用个“金蝉脱壳”计 下一篇:京商场禁止举办购物返券促销活动 促销应超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