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只基金半年报显示赚了3104.42亿元,超过基金在2006年全年实现的业绩水平;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比重达到44%,机构投资时代轮廓逐渐清晰;基金进入净申购,基金投资散户化效应显现……股市冲破5000点,也频传基金市场的捷报,“双赢”刺激更多的投资者携着热钱,卷入又一波养“鸡”高潮。
如果说上半年入市的基民还带着明显幼稚、盲目的特征,现在选择基金的投资者则更多地被牛市“催化”得理性从容,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参与,在这个时候怎样选出基金中的“战斗机”,获取收益更大化,显然更紧迫和重要。
文先生过去是一位铁杆股民,即使在那漫漫熊途上,他也没有退却。但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将部分炒股的资金转投股票型基金以来,由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使他逐渐爱上了基金,而且大有“喜基厌股”之势。他告诉记者,大盘上了5000点后,他并没有再一头扎进股市里,而是将80%的资金都用来买了基金,只有20%的资金买了股票,“我现在已经尝到了投资基金的甜头,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基金是只会下‘金蛋’的‘鸡’”他喜滋滋的说。
现象:5000点再次促火基金
成都红星路上某银行营业大厅的基金窗口,“生意”出奇的好。幸好现在的基金销售已经大为“简化”,这样,办理申(认)购基金的效率大大提高,顺利购买一只基金的时间也就3—5分钟。
这家银行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大盘上了5000点的高位后,他们原来估计前往银行购买基金的人会减少,但从近几天的情况看,原来的估计显然错了。现在购买基金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单只基金的购买额上10万元的人比过去更多,“基金还是热得发烫啊”这位大堂经理感叹道。
这家银行营业网点基金销售的火热场景只是目前市民踊跃投资基金的一个缩影。记者在成都市内几大商业银行的基金销售网点也发现了类似情景。不仅银行的基金代销火爆,券商的基金代销也不冷清,前些年券商摆满基金宣传资料少有人问津的现象被客户争抢基金资料的现象所代替。
采访中,一位基金经理用了一组数据给记者描述了目前整个基金市场的红火景气:8月份新发基金和老基金拆分规模后重新开放申购,已经达到了上千亿元的发行额。如新发行的中邮核心成长计划限量发行150亿,结果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654.86亿;封转开的华安策略优选计划限量发行100亿,发售首日就告罄,而且认购额高达768.2亿,基金公司只好采取“比例配售”方式来确定每一位投资者的认购份额。
“老基金拆分也同样受到追捧,目前进行拆分的基金有国泰金马回报、鹏华价值优势、汇添富均衡增长等5只基金。其中,鹏华价值优势还出现了‘未拆即罄’现象。为了满足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需求,多家基金公司已上报基金拆分方案”他说。
记者还注意到,大盘站上5000点以后,新基民不少是从股民“转移”过来的。成都某证券营业部称,目前已有一些客户将资金转投基金。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一个股市菜鸟的闲钱成长路 4年投资资产翻十倍 下一篇:房贷省钱攻略:公积金贷款最多省19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