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几个星期以来内地股市持续走低,收益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再次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保本型理财产品更受追捧。面对市场上竞相发行的保本型产品,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挑选?
我们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来对比,认为固定利率投资产品因其投资期限短、投资方向稳健,普遍比浮动利率理财产品价值更大。
固定利率产品发行期限短
浮动利率的保本型产品往往给人以较高的收益期待,而固定利率的产品发行时间短,收益率较低,一看上去,似乎没有比银行定期利率高出多少。综合投资价值到底如何?
为了进一步探讨保本型理财产品是否值得投资、投资机会成本有多大,我们不妨建立如下数学模型:我们知道,对于投资产品来说,高预期收益率往往预示着高风险,一只理财产品的投资价值可以以“收益/风险”的形式简单表达出来,其中的收益自然与其投资价值正相关,而风险则与投资价值负相关。我们取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范围的中值再乘以100作为其实际收益参数,比如1只预计收益率为5%到10%之间的银行理财产品,我们就暂时规定其实际收益率为7.5。
而对于风险数额的规定,则相对复杂,我们将其拆分成三份参数决定:投资期限为A,资金为B,债券投资的比例为C。
一方面,一只银行产品的投资期限越短,我们认为其机会成本越低,风险越小,设定一年期限的理财产品时间参数为A=1,则半年为0.5,两年为2,半年到1年期限的理财产品则取中数0.75。
投资起点越大占有资金越大
另外一个方面,投资起点越大的产品我们认为其占有资金量越大,投资机会成本则越高,则相对的投资风险也越高,我们设定1万元为B作为投资起点的参数,则5万元起点的理财产品的该参数值就为5B。
最后,投资什么样的品种也值得斟酌,投资股票产品显然比投资债券产品的风险要大,我们采取美国最新流行的格雷系数分类法来决定该参数,简单来说,就是以债券投资的比例决定投资风险,比如某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债券投资比例有30%,则我们规定该投资品种债券投资参数(C)为0.3。则其综合风险数额等于A(投资期限)/B(资金)-C(债券投资的比例)。
大环境与投资价值相辅相成
设立好该模型以后,保本型理财产品就可以同台竞技了。我们可以从某银行发行的“得利”理财产品来看,其预期年收益率 4.2%~10%,则我们取其中值7.1;而其投资起点为5万元,用5表示,投资期限为半年到1年,则用0.75表示。
最后,其债券投资比例约在其投资总额中占有15%份额,则我们认为C=0.15,这样,其风险综合数值则可用(1/5-0.15)表示,即为0.05;最后,收益参数(7.1)除以风险参数(0.05),最后的数值为142,表示正是该理财产品的综合投资价值。
如法炮制后,我们发现,对于100%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来说,固定利率的产品显然比浮动利率的产品更能获得较高的投资价值。从模型设立规则上并不难理解,因为浮动利率的产品往往投资股票、新股方向,风险显然更大,而投资期限更长,无法获得固定利率产品那么稳定的收益。
而实际情况也类似,大环境部分决定投资产品收益;针对目前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的现状,与股票接轨过大的理财产品,即使具备“保本”功能,其投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而与债券关系越紧密的投资产品,则更加有优势。 (文/表 井楠 )
多数投资者不必
买过多保本产品
当然,除开收益与风险,一只理财产品是否值得投资,还有很多值得参考的数据,比如银行本身的投资实力、投资收益历史等,也是需要考虑的。
除此外,投资人个人的风险癖好、家庭概况,也是决定购买什么产品的重要原因。
浦发行广州分行理财师袁中青认为,对于在城市中人数不多、风险偏好较低的老年投资者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购买固定利率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为好,一般可占到流动资金总量中的20%到30%,年收益率较之银行定期存款为强。
而对于其余投资者,购买保本产品的目的无非为了在总投资中起到“平衡”作用,则不必要购买这么多,仅在流动资产中购买5%到10%的份额就可以了;而且可以适当关注挂钩类、打新股类等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如果运作得当,就能够赚取不菲的浮动收益,并可以在实现预期收益的前提下提前终止该产品。
鏀惰棌鍒扮綉缁滀功绛�: 澶╁ぉ 鍜岃 鎴戞憳 鏂版氮 Google bolaa POCO 鐧惧害 Yahoo QQ涔︾ 楗惁 澶╂瀬缃戞憳
雅虎收藏+
上一篇:年报尽显经理操作轨迹 八方面考察基金健康程度 下一篇:重仓股跌停露玄机:基金等机构无奈“多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