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走出净值高低迷局
主人公:高女士
职业:公司白领
高女士的“理财年龄”并不长,理财手段也和很多人一样,主要是购买基金和炒股。不过,由于入市的点位把握得总是不准,从去年年中大盘走牛至今,靠买卖股票,高女士几乎没赚到什么钱,成了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典型。“盘点炒股收益时我才发现,自己炒股的收益还不到20%,还搭进去不少时间和精力;而再看基金的同期表现,最好的已翻了一倍多。”她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
最后,直到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提醒她买基金,她才踏入基民行列成为“光荣”的一员。
△战绩盘点
持有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及内需增长贰号
高女士对我说,虽然最初成为基民时很被动,但运气还不错。去年10月,她在朋友的鼓动下准备买进第一批基金,当时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刚发行,她以净值1元买进,目前已获利3倍多;内需增长的成绩也十分喜人。
△认识误区
不过,近期市场的波动使高女士真正领教了什么叫风险,同时,她认为手里的基金都已经3元多甚至4元,在此市场环境下应该全部赎回换成1元左右的基金,因此她果断地“杀基”了。“我还以为基金也和股票一样,涨得多了就会跌,所以赶紧赎回了。”她对记者说。
还是让我们听听景顺长城基金的理财专家的意见吧:
对净值低的基金“情有独钟”,是新基民最爱犯的错误。
尽管优质的老基金有着耀眼的历史表现,但老基金的高净值还是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净值之惑还是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道迷局:低净值的基金似乎下跌空间更小,上涨空间更大;申购低净值基金所得份额更多,收
益也会更多。其实这些都是投资者的错觉,因为判断一只基金的好坏关键就是看它的成长能力。
假如有两只基金投资于同样的投资组合,其中一只净值1元,另外一只净值3元。某投资者分别购买两只基金各3万元,所得份额分别为3万份和1万份(不考虑手续费)。假设当天该投资组合价值上涨10%,1元基金上涨10%变成1.1元,投资者在该基金的账户资产现值增加了10%,变成30000×1.1=33000元;3元基金也上涨10%变成3.3元,投资者在该基金的账户资产现值也增加了10%,变成10000×3.3=33000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决定投资收益的不是基金净值的高低,而是基金净值的涨跌幅,也就是基金的投资能力。投资能力强的基金净值不会止步于3元、5元,将来10元甚至100元的基金都可能出现。基金净值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天花板。基金的投资能力和历史业绩才是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记者点评
高女士犯的错误其实具有普遍意义。希望以此告诫投资者,如果你看好股市的长期走势,那就最好耐住性子。虽然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但也不要因为市场的短期震荡或外界的流言蜚语,让你的投资计划轻易乱了阵脚。这一点,对于新基民尤为重要。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雅虎收藏+
上一篇:股市持续高位震荡 配置抗跌基金是佳选 下一篇:人民币升值提速 寻找三大市场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