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样三次“倒手”,从2001年到2004年,顾橙前后投入了16万元,收获了32万元的回报。误打误撞的一次买房经历,造就了一个“无心插柳”的小富婆,这也是顾橙的“第一桶金”了。
带着这“第一桶金”,顾橙在2006年又“扑腾”进了基金市场。“我肯定不是个成熟的投资者,但我是个热情的投资者。”带着这种简单的投资热情,中文系毕业的顾橙开始成为了财经报纸的忠实拥趸。“我开始恶补财经知识,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边刷牙边看财经新闻;开车听财经频道;晚上回家研究财经报纸,泡在论坛上和菜鸟们一起研究基金……”用刘锐的话说,顾橙陷入了超级的“疯狂”中。当然,“疯狂”是有回报的,光是去年年底的两个月时间,顾橙资产表上就增加了20%。
相比之下,刘锐则冷静得多。“我的收入不算低,我们居住的这套房,都是用我的储蓄购买的。婚后虽然自负盈亏,每个月还是有不少节余的。”不过,刘锐对打理资产有自己的见解。“我承认在理财投资上,自己是有点懒惰。不过我的理念是享受生活,希望下班之后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像顾橙那样每天忙着投资,研究市场行情,我不反对;可是换到我自己身上,我做不到,也没有兴趣。”刘锐更喜欢稳健的理财方式。“我的大部分钱都投入了公司的内部集资上,每年可以确保10%的收益,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平时有些小钱,我基本上都是存银行。”
别看刘锐理财“消极”,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快速实现资产增值,当然是件好事情。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到其中的风险。比如在我们家,虽然各有各的账,但是生活的目标是一样的,两人都是为了小家庭的发展而努力。我的投资虽然比较消极,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顾橙投资的风险,确保了家庭财务的安全。所以我反而乐得享受懒惰的乐趣。”
AA家庭的互帮互助
财务上的互相独立,并不是说夫妻俩对双方的资产、投资不闻不问。在顾橙和刘锐这个小家庭里,虽然两人都有自己的“账本”,但对互相的财务状况都是坦诚不公的。
对于这一点,顾橙和刘锐都很满意。“我们并不干涉各自的花销、投资,但是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少不了的。”做到“基本有数”是他们默契的约定,“我经常把自己的投资状况炫耀给他听,而他也乐于把自己的存款向我报告。”
在关键的时刻,两人还会互帮互助,伸出“援手”。
今年年初,顾橙的父亲生病住院,急需要一笔手术费用。而顾橙当时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了基金上,本来准备赎回一部分基金,给父亲看病。可是刘锐听说后,却一下子拿出了所有的手术费用,“他说现在基金正是赚钱的时候,不如先借一笔钱给我,以后我在合适的时间还给他就可以了。”一个月后,顾橙如数地把借款还给了丈夫,附送上一双进口皮鞋作为了“利息”。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鏀惰棌鍒扮綉缁滀功绛�: 澶╁ぉ 鍜岃 鎴戞憳 鏂版氮 Google bolaa POCO 鐧惧害 Yahoo QQ涔︾ 楗惁 澶╂瀬缃戞憳
雅虎收藏+
上一篇:封基受股指期货基金改制巨额分红三大因素推动 下一篇:交叉投资有待时间考验 警惕金融股权投资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