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恐高、泡沫、争议……注定要与5400点的股市同行。而市场进入第四季度后,市场震荡的特点会更加突出。上市公司业绩因素的淡化、高估值压力等,这将导致市场的情绪化波动更加显著,加上管理层的监控更加明显,所有这些都将明显加大市场波动的幅度。
那么,在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里,投资者该采用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呢?
先知者先觉,先觉者先赚钱。本刊专门从上海总部请来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先生向投资者分析目前股市,为投资者把握第四季度的投资策略。
文/本刊记者 罗瑜
上证指数从攀升到5400点开始,便展开了拉锯战。而在围绕着5400点的震荡中,则与之前的震荡有所不同。虽然目前市场的波动频繁,但是5000多点的指数,即使一天震荡200点,虽然绝对值较大,但相对值不大。即使对市场面临的压力调整是目前业界人士的共识,但像5.30那样的暴跌依然不大可能。
同时,市场热点轮动也在不断加快。指标股在近一个月内表现各异是市场的另一突出特征。前期活跃坚挺的航空板块整体大幅回落,保险股虽然仍表现优异,而板块无章节的切换最近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强者恒强似乎也会在顷刻间转变,银行、保险、钢铁、石化、地产各个板块不再像前期中报业绩浪那样的齐涨共跌,而是呈现出此起彼伏、大起大落的格局,市场的情绪化特征显现。
探寻高位震荡的原因
1. 市场风险在不断积累
自7月初市场上涨以来,沪深两市累计涨幅超过50%,技术上已存在着超买现象,短期内休整需求强烈。同时,市场对年内再次加息预期强烈,而前期频繁动用的加息、提高准备金率以及发特别国债、资源税改革等在投资者心理上也逐步形成叠加的效应,市场担忧情绪凝重。
从目前静态来看,公司的估值普遍较高。目前A股市盈率都是50-60倍,即使按2007年的业绩预算,市盈率也在30-40倍之间,也已经不低。甚至有一些机构按2008年的预期业绩来降低股票的市盈率,不得不说这种不断往后推算的预测,可信度在不断降低。
同时,A股股价远远高于H股。这与A股市场本身的不成熟是相对应的。同一家公司的H股股价低于A股股价,这实际上正体现了H股投资者成熟的一面,也体现了香港市场成熟的一面。而A股市场明显体现为一种炒作的色彩。A股市场的投资者对股票的价值投资考虑得较少,而对股票的投机炒作因素过多,特别是到了5000点以上的高位时,甚至就连机构投资者也抱团取暖,存在着一种博傻的心理,这导致风险在不断加大。
此外,近期随着大盘股的密集发行,沪深股指的震荡也越发频繁,振幅也越来越大。种种迹象表明,由于9月新股筹资额接近今年前8个月的总和,因此造成二级市场资金面“吃紧”,可以说,新股加快扩容是造成大盘调整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
2. 宏观环境趋于紧张
目前市场未像以往那样勇猛上涨,投资者也从未这样的困惑。在国际国内市场不断联动下,国内市场不断发生复杂格局,怎样洞悉具有“政策市”特征的A股市场,成了投资者必须面对的一项命题。
9月14日,央行再次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9月25日,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洪磊指出,随着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持有沪深流通市值已超过27%。基金公司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行为直接影响市场的规范和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将加强基金监管,严打老鼠仓行为。同时,央行通知第二套房贷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
此外,在第15届中国金融展的“金融发展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刘新华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投资者教育工作,市场机构应及时向投资者揭示风险。9月25日,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洪磊再次表示,市场规模和投资者数量的急剧扩大使得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切实做好理财教育工作,强化行业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可见,“投资者风险教育”成为证监会近期的一大关键词。而诸多因素无不表明宏观环境在不断趋紧。
3. 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在股市高位震荡时,未来市场面临的政策及资金面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强,这些短期不确定因素都使得市场震荡调整的可能性加大。市场对货币紧缩政策反映都没有达到管理层所想要的效果。每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深沪股市均低开高走。而周小川行长也曾表态,央行希望实际利率为正值的预期,未来加息压力或增加市场的负面反应。
其次,中国股市狂涨后总是在反复震荡然后,仍快速走高,其背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就是“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是针对国内股市“单边市”的一种对冲机制。可管理层对股指期货的推出一直没有定论,2006年称,2007年年初推出;到了2007年第一季度,称5月推出,而现在对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时间是悄无声息。投资者无法判断股指期货的推出时间,这就加大对股市的猜想和预测。同时,投机者利用权重股操控股指期货,而管理层为推出股指期货而需要稳定市场,这造成投机资金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而最终导致股指期货的推出将给市场增添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也易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雅虎收藏+
上一篇:明明白白买投连险 七大细节帮你算清费用 下一篇:四招打遍新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