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4月宏观经济景气数据发布,CPI(消费价格指数)继一季度上涨2.7%、3月上涨3.3%之后,4月上涨3%,存在着“明显的通胀压力”。不过经济过热,股市并不一定必然需要调整。
技术面有压力
随着中信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成功上市,股市正面临新的选择。
事实上,大盘自从4月下旬以来,一直在放量逼空;空头难以回补高位沽出的筹码;为减少损失,只能入市疯狂做多个股,4月当月涨幅翻倍的股票有23只;八成股票创出“历史新高”。平均股价从2005年最低的4元上涨到12元;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化,技术面也需要消化浮盈。
当前指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确地评估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事实上,包括政府高层,近期频频“问计”于市场,咨询市场“意见”。但股市的风险,决不是“股市本身”可以察觉到的——一个华尔街式的经典回答是:“我们不可能知道是谁发现了‘水’?但我们却可以确信,肯定不会是‘鱼’。”
“开基”遭遇“积极套利”
另外一个不太妙的消息是,多数开放式基金堕入“积极套利”的困局。所谓“积极套利”的过程,大体如下:
第一步,直接大额申购公募基金,解禁期一过,立即走人;形成资金的“大进大出”;其中的道理在于,新基金进场时手中全部是钱,买到哪只股票,哪只股票多少会涨一些;基金净值,随之上升;
第二步,把申购的基金质押给相关金融机构,把它做成三个月的“子子展”,套回现金;当然,最好还能拉升一下基金重仓股票,或进入交易所基金(ETF),形成市场短线的多头气氛;
第三步,一次性赎回基金,然后反手接回所在基金(根本没有对手盘)被迫抛出的股票,打个短差,然后套回现金。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雅虎收藏+
上一篇:上班族如何买基金 下一篇:蓝帽战略:比A股风险低的数种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