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熬”过了被不少基金经理感慨为“很难操作”的上半年,基金行业的中考成绩随即展现于那一组组数据统计之中。踏准或是踩空,赚钱还是输钱,受捧抑或遭弃,个中滋味基金经理冷暖自知。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而非盖棺定论,投资者不必因基金短期的业绩波动而做出盲目轻率的投资决策。
走完上半场,基金整体情况如何?本期周刊关注:基金行业的中考成绩单。
⊙本报记者 丁宁
资产规模篇:缩水近1600亿元 马太效应依旧
市场的持续震荡调整,一方面使得基金业绩受到拖累,另一方面也使得资金流出量增加,双重效应叠加之下上半年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出现近1600亿元的缩水;另一方面,资产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名单没有出现大的变动,行业马太效应也依旧延续,前十大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占据整个行业的近50%。
保本基金膨胀114.60%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纳入统计范围的62家基金公司旗下909只基金(不包含联接基金,长盛环球、诺安全球黄金(1492.10,9.50,0.64%)(1489.20,6.60,0.45%)、华宝动量优选未公布数据,长信利鑫分级、瑞和300分级两只基金各份额资产净值分开披露,其他分级基金合并披露)截至6月30日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3260.33亿元,与去年末24843.75亿元的规模相比,减少了1583.42亿元,缩水比例为6.37%。
从类型上看,混合型基金的资产规模缩水最多,半年间减少818.02亿元,缩水比例为11.57%;而传统上有依赖“帮忙资金”冲规模“冲动”的货币型基金则是上半年所有基金类别中失血比例最高的,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货币型基金资产规模减少344.52亿元,缩水比例高达22.48%。
同样出现规模萎缩的还有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封闭式股票型基金、偏债型基金和QDII基金,在上半年其资产规模分别减少811.51亿元、142.24亿元、9.79亿元和11.79亿元,失血比例分别为8.45%、13.12%、1.32%和1.62%,由于有3只QDII基金数据未被纳入统计,目前统计结果可能与最终数据有所出入。
反观规模逆势增长的基金,多为低风险类型基金。数据显示,上半年纯债型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241.57亿元,膨胀至1762.91亿元,扩张比例30.57%;上半年抢尽发行市场风头的保本型基金更是逆势扩张261.81亿元,规模增幅高达114.60%!此外,指数基金资产规模也有小幅上扬,半年增加51.07亿元,提升比例1.67%。
分析人士表示,上半年市场持续震荡,一方面使得偏股型基金净值遭到较大程度折损,另一方面也使得基民原本对于权益类基金的投资热情转向至低风险产品,由此使得上半年出现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于基金类别的“股性”成基本负相关的特征。
马太效应依旧
另一方面,从公司角度看,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名单没有出现大的变动,行业马太效应也依旧延续,前十大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占据整个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的半壁江山。
数据统计显示,若剔除联接基金,截至6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夏、嘉实、易方达、南方、博时、广发、大成、华安、银华和富国。与去年底相比,名单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南方从去年末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三,原本跻身前三强的博时则后退一位,屈居第四。
前十强中,华夏基金以2215.15亿元的资产规模稳坐头把交椅,排名第二的嘉实基金资产规模1446.20亿元,前后相差768.95亿元;易方达年中资产规模为1411.26亿元。
此外,南方和富国上半年资产规模逆势增长,不仅稳固了其资产规模前十的地位,更使得南方基金代替博时跃升至第三。分析人士称,这或许与相关公司在上半年较大规模和较高效率的新基金发行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如若算上联接基金的规模,名单亦无太多变数,只是易方达凭借旗下联接基金规模反超嘉实成为榜眼。数据显示,如若剔除联接基金,嘉实领先易方达34.94亿元,而如若算上联接基金,则易方达领先嘉实79.2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马太效应依旧作用于当下的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数据显示,剔除联接基金,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1359.01亿元,占整个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49.00%,去年底此项占比数据为48.00%,行业大佬地位似依旧坚挺。
申赎篇:上半年遭遇整体净赎回
尽管上半年新基金发行市场“热火朝天”,依然未能打破基金整体份额停滞不前的怪圈。继一季度出现千亿规模赎回之后,二季度开放式基金再度遭遇整体净赎回,这或许表明上半年基金市场存量方面的人气呈现流失状态。
二季度赎回467.80亿份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成立新基金108只,募资总额达到1769.25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两个数据分别为64只和1110.52亿元。
然而,在新基金大批成立之际,老基金份额的缩水程度却远远超过新基金带来的“活水”。继一季度出现1094.38亿份规模的净赎回之后,二季度纳入统计范围的769只开放式基金(A/B/C分级基金分开统计,不包括ETF联接基金,开放式创新分级基金场内、场外份额合并统计,长盛环球、诺安全球黄金(1489.10,6.50,0.44%)、华宝动量优选未披露数据)整体再度遭遇净赎回。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二季度开放式基金赎回规模较一季度大幅减少,为467.80亿份,赎回比例2.10%,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据此粗略计算,上半年开放式基金整体净赎回份额超过1500亿份。
指数基金成净申购独苗
二季度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投资者离场避险情绪有所上升,期间除指数型基金之外,其余各类开放式基金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净赎回。
数据统计显示,指数型基金二季度实现净申购16.62亿份,净申购比例为0.50%。而受基金投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出现一定规模净赎回的拖累,偏股型基金二季度整体依旧遭遇净赎回,具体数据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共计出现净赎回142.86亿份,赎回比例0.77%。
而在低风险基金产品方面,申赎情况也不尽理想。就债券型基金而言,央行连续动用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手段进行调控,加上通胀预期持续高位导致资金“脱媒”现象日趋严重,资金成本维持高位,管理层大力推动直接融资显著增加了债市的供应,二季度国内债市走过了艰难的投资环境。受此影响,纯债基二季度份额整体缩水14.58亿份,净赎回比例2.48%。
不仅如此,新股的快速发行对估值泡沫起到了有效的挤压作用,新股申购不再是债券基金的无风险获利机会,相反已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具有一定权益类投资属性的偏债型基金二季度更是遭遇83.62亿份的净赎回,缩水比例高达13.98%,成为当期净赎回比例最高的一类基金品种。
此外,保本型基金与传统上具有依靠帮忙资金冲规模冲动的货币基金也在二季度份额缩水,分别遭遇净赎回13.68亿份和155.92亿份,净赎回比例5.65%和11.45%。由于有3只QDII基金数据未纳入统计,QDII基金的具体申赎数据目前无法知晓,但从现有的情况看,二季度出现净赎回依旧是大概率事件,剔除上述3只基金,整体净赎回规模为56.87亿份。
38只偏股基金规模低于2亿份
具体来看,偏股型基金二季度的申赎情况分化激烈。在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中,国富成长当期规模增长最快,二季度实现净申购9.92亿份,一跃摆脱了一季度末规模低于2亿份以下迷你基金尴尬身份,净申购比例高达541.41%;而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1只基金二季度遭遇1.75亿份的净赎回,缩水比例高达43.34%,成为当期净赎回比例最高的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方面,万家引擎2.65亿份的净申购也让其暂时摆脱了市场对其面临清盘风险的担忧,二季度净申购比例高达496.94%,排名同类第一;北京另一家基金公司的1只基金则以净赎回比例16.76%的表现排名垫底,二季度其净赎回份额为2.77亿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所有纳入统计的偏股型基金中,有38只基金份额不足2亿份,15只基金份额低于1亿份,其中规模最小的1只基金份额仅5100万份。
尽管整体遭遇整体净赎回,但公司层面的申赎情况并非一损俱损,部分基金公司规模逆势增长。数据统计学显示,二季度有15家基金公司实现净申购,其中汇丰晋信净申购比例最大,为6.32%,其二季度净申购份额为5.36亿份;沪上某家合资基金公司当期出现16.70亿份净赎回,赎回比例最高,为31.70%。
业绩篇: "尖子生"变脸 "挤泡沫"式的行情演绎拖累了不少先前对中小盘股热情有加的基金,也成就了部分或坚守蓝筹蓄势待春或及时调仓灵活转向的基金。持续调整之下,上半年偏股型基金平均跌幅接近7%,暂时落后上证指数,而诸多上半场领跑者的面孔也同去年末的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货基唯一取得正收益
去年股基小幅战胜指数的历史并未在上半年的行情中得到延续。天相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在纳入统计范围的796只去年末以前成立的各类型基金中,仅货币型基金取得1.71%的正收益,其余各类基金悉数下跌。
其中,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跌幅最大,半年分别下跌6.94%和6.92%,封闭式股票型基金下跌5.48%,指数型基金跌幅稍小,为2.38%;而同期上证指数从2808.08点回落至2762.08点,跌幅仅为1.64%。偏股型基金在上半场暂时落后指数。
分析人士称,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造成市场资金短缺,以及对于经济增速下滑的预期等因素抑制了A股市场做多热情;此外中小盘成长股在经历去年一番持续的高歌猛进之后,受估值过高以及年报业绩大幅度不及预期的影响,整体市场表现趋弱,股票价格走上漫漫的价值回归之路。这使得先前对中小股板块趋之若鹜的基金们大面积遭遇净值回调,调整幅度明显过于大盘,从而造成上半年偏股基金跑输指数。
另一方面,虽然近期接连遭遇利空,但受益于上半年前期海外市场的回暖,QDII基金在整个上半年业绩表现依旧好于内地股基,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18%,不仅跑赢内地股基,同时也战胜了A股指数。分析人士据此认为,QDII基金分散风险的投资优势逐渐体现。
而在低风险基金方面,受制于宏观调控政策持续收紧和权益类投资乏善可陈,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与去年大相径庭,上半年平均跌幅为0.41%,其中纯债型基金下跌0.20%,偏债型基金跌幅更大,为0.67%;此外,保本型基金也在上半年出现0.20%的下跌;受益于紧缩政策导致的资金利率提高,货币型基金成为上半年唯一取得整体正收益的基金产品,平均净值增长1.71%。
东方新华整体发力
从基金公司整体业绩方面观察,上半年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抢占了业绩制高点。如果将基金公司旗下各只开放式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业绩按期间平均资产规模加权,那么东方、新华和信达澳银三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的平均业绩较为领先。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东方基金旗下股基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1%,排名首位,成为唯一一家旗下股基整体业绩跑赢大盘的基金公司;新华和信达澳银紧随其后,半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77%和-1.87%。而查阅期末各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不难发现,上述三家都属于百亿元以下的中小型基金公司。
数据同时显示,今年上半年旗下股基整体业绩跌幅在5.00%以内的基金公司有12家,除上述3家外,还有长信、富国、鹏华、博时、南方、宝盈、长城、光大保德信和国海富兰克林。
另一方面,有1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股基整体业绩跌幅超过10.00%,8家基金公司跌幅介于9.00%与10.00%之间,公司之间股基整体业绩差距较大。
王亚伟坚守前十
对于偏重关注短期表现的A股基金持有人而言,每次基金业绩的阶段性"大考"之后最大的看点恐怕要属谁考了"最高分";而对于尚处年轻的中国公募基金业来说,似乎每次"放榜"总会有不少惊喜出现。
上半年收官,一些去年默默无闻的股基一跃蹿升至前,而不少去年末排名靠前的"尖子生"则表现平平,排名暂时落后。
数据显示,南方隆元在6月末最后关头反超鹏华价值成为上半场偏股型基金中的领跑者,其半年净值增长率为6.89%;鹏华价值屈居第二,净值增长率为6.58%;博时主题则以4.01%的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三。
从排名靠前基金的一季报中可以看出,不少基金或坚守蓝筹云开月明或及时调仓灵活转向,在这波"风格转换"中押对了宝,从而实现了业绩的跃升;而反观其去年的净值表现,则有不少目前领先的基金因重配金融地产等板块而业绩平平。"不同于大部分成长股,大盘蓝筹价值股上半年以其极低的估值水平和确定的业绩增长逐步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市场表现积极趋好。"分析人士表示。
与此相对应的是,去年末表现抢眼的不少股基在今年的挤泡沫行情中受到拖累,净值跌幅较大。数据显示,去年排名前十的偏股型基金今年上半年大多跌幅超过8.00%,其中跌幅最大的1只基金半年净值折损16.38%,排名暂时居于后十位之内。而在所有偏股型基金中,排名最靠后者上半年净值跌幅则为20.40%。
在这波"尖子生"的变脸潮中,王亚伟成为唯一一张目前依旧坚守在第一集团的"老面孔"。其掌舵的华夏策略混合与华夏大盘精选分别以2.88%和2.38%的净值增长率跻身上半年偏股基金前十;同样有两只基金跻身前十的还有东方基金,旗下东方龙混合与东方成长半年净值增长率为2.71%和1.76%;此外,长城品牌、富国天瑞和华安配置也榜上有名。
基金经理命题作文:下半年怎么做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还将继续。
上半年投资收官,基金齐将目光投向下半年的投资布局。"新学期新打算"成为当下众多基金经理的"命题作文"。集合近期部分基金经理的观点来看,机构对于下半年操作的信心正逐渐提升,在具体看好的投资领域方面基金分歧依旧,而大消费成为较为普遍的热门选择。
宏观:短期谨慎 长期看好
至少从目前看,通胀的走向牵动着下半年市场最敏感的神经。不少受访基金经理表示,短期内市场情绪仍将受到通胀持续和经济下滑的影响,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仍在,其长期增长的潜力和强大的内生动力依旧被市场所看好。
"顺应市场,最大的难点还是通胀。"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今年大家都在往后调整通胀持续的时点和高点。"
不少基金经理认为通胀水平正在缓慢"筑顶",并将在高位回落之后的较长时间里保持较高水平。诺德价值优势基金经理胡志伟认为去年以来通胀的抬升,是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是一个长周期叠加了一个向上的短周期,而今年下半年将是一个向上的长周期叠加了一个向下的短周期,所以下半年通胀回落将是较为确定的,但高通胀也将成为常态。
"如果没有出现新的涨价因素,目前来看预计CPI涨幅还是会在三季度后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在下降。但是实际的通胀水平,即真实的价格不一定会下降,因为毕竟各种成本长期来看都是上升的,例如人工、资源等。"长盛中证100(2816.209,-0.33,-0.01%)(2816.209,-0.33,-0.01%)指数基金经理白仲光认为,经济增速良好,抵御通胀是目前高于保增长的主要任务。
虽然通胀形势依旧严峻,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强大的内生动力依旧被基金所看好。
新华基金投资总监王卫东认为,第二季度经济增速的下滑仍然只是中周期的小幅度调整,股市已经在2010年年底和2011年年初对此有一定的预期。他认为,年内发生滞胀的可能性非常小,中国经济将仍然保持较高增长和较高通胀并存的局面。
"中国经济纵伸的空间比较大,尤其是中西部的内需空间非常大,在经济转型的基础下,对中期经济比较乐观,目前很多行业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只是短周期现象。"银河蓝筹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孙振峰也同样对经济增长保持乐观。
嘉实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刘天君认为,下半年通胀必将逐步回落,紧缩政策将逐步缓解,另外1000万套保障房将在年前全面启动,将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市场的下跌,已经部分释放了投资者对于经济下滑和通胀高预期的风险,流动性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市场的调整行情给下半年及明年带来战略性的建仓机会"。
微观:大消费成"大众情人"
虽然对于下半年投资有着不少乐观的预期,但是具体到投资领域,分歧依旧。是依旧坚守蓝筹还是杀入成长型板块抢反弹,基金莫衷一是;即便是在蓝筹阵营中,对于银行股和地产股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鹏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冀洪涛尤其看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他认为优质中小板公司可能成为接下来的主要投资标的,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整个装备制造业面临着重大发展的转折点,有些传统制造业可以走向高端,有些可以实现进口替代从而迎来增长,关键看哪些企业真正具有核心技术,精密机床、精密仪器、精密零部件等相关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而也有不少基金经理表示"估值底部,盈利超预期,在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标的时,下半年看好银行股"。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专户投资经理邱国鹭表示:"有人说银行股没有其他的利好推动,然而低估值和业绩超预期就是最大的利好。"据邱国鹭保守估计,2012年银行股的利润可能比2011年增长20%,银行股具备绝对的估值修复的能力。
莫衷一是中,大消费成为均衡配置器。不少基金都将投资目光投向相关领域,使得大消费成为当下基金经理的"大众情人"。
东方基金投资总监庞飒总结认为,目前看得清的至少有三个行业是盈利超预期的,其中之一便是白酒和高端百货,而实际上也是中高端消费结构的升级概念。
博时卓越品牌基金经理聂挺进则比较看好大众消费品的潜力。他认为经济转型中消费依然会是最重要的投资,其实某种程度体现了国民收入的根本趋势,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在未来五年也会有变化,所以从这个变化角度而言,大众消费品的潜力最值得期待。
也有基金经理从估值的角度配置消费类企业。银华富裕主题基金经理王华认为,个税免征额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医改降低老百姓的负担、收入倍增计划,这些有利的政策因素都会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通货膨胀是有周期性的,一旦居民收入提高了,又进入通缩的环境,居民的消费能力就会显著增强,所以低估值、享有较高盈利增长预期的企业值得下半年重点配置。
雅虎收藏+
上一篇:不惧股神“跳车” 基金2天抢筹比亚迪5.6亿元 下一篇:瞄准养老需求 工银添颐债券基金今起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