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公司在进行中邮核心成长营销时重点强调晨星评级:"据晨星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26日,中邮核心优选基金今年以来的投资回报率为128.78%,过去6个月的净值增长率也高达78.63%,在晨星同类可比基金中均排名第一。"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多数情况下,内资基金公司喜欢内资评级结果,而外资基金公司喜欢外资评级结果,但主要还是看哪家评级给自己评价的高一些---如果银河给的评价高,则对外主要宣传银河评级结果;如果晨星给的评级高一些,则对外宣传晨星评级结果。
基金公司借助评级证明自身实力,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市场缺乏一个"一统天下"的权威评级,各基金公司选择的评级不尽相同,投资者很难在统一标准之下作横向比较,评级也就失去了相当参考价值。
一方面基金公司用基金评级来装点门面,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在面对业绩下混的批评时,基金评级反而又成了替罪羊。
今年上半年,一位基金经理面对媒体批评自己管理的基金换手率过高,业绩不佳,竟如此辩解:"换手率高也因为基金评级导致的短期业绩压力大,只得频繁换手寻找热点,我们基金公司现在非常重视基金在相关评级中的短期业绩和排名,如果排名在业内前列,就会大受夸奖升职加薪;而一旦排名落后就面临下课走人的尴尬,因此根本就没有长期投资的机会。"
评级机构:
基金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
在我国,由于监管的不力以及相关法规建设滞后,我国投资基金在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及时性及可靠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
理柏是全球最权威基金评级机构之一,但在去年因为向基金公司索要未公开数据过多而遭到部分基金公司联合抵制。
"要是提供了,公司就没有秘密可言。"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督察长一语道破天机,"这些属于我们的核心商业机密,我们肯定会抵制。"
理柏研究人员表示,有些数据比如每月申购赎回情况在外国是公开的,而在内地基金公司就没有义务公开,这给理柏进行更深入评级造成了很大困难。
相同事情也发生在晨星评级上。去年初,晨星公司联手证监会基金部,以开展"中国基金股票投资风格分析"课题研究为由,向36家基金公司索取"各样本基金自成立以来至2005年9月30日每月月末的全部股票投资组合数据",引起一片哗然,至今尚有部分基金公司未向晨星提供数据。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基金拆分和基金分红的区别 下一篇:荷兰银行两款外汇理财新品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