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基金销售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降低净值。降低净值最常用的办法是什么?分红和分拆。分红和分拆对持有人来讲,哪个更好,还是两个都不好?在种种促销手段诱惑下,一些容易忽略的常识错误投资者要警惕。
进入7月以来,光大保德信新增长、国联安德盛小盘精选、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华安策略优选、诺安价值增长、中银收益等多只基金都不约而同的进行了大比例分红。与去年才出现的基金分拆不同,基金分红具有更长的历史,在越来越多的基金通过分拆来达到降低净值目的的今天,分红并没有被基金抛弃。相反,整个基金业近一阶段流行大比例分红。
对于国内开放式基金频频分红现象,英国施罗德投资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提出了一个精辟论述:基金分红不是理智行为,此举在国外并不多见。理论上说,基金分红往往会削减基金管理人的资产规模,而且,在现有开放式基金既有分红又有分红转投资的分红机制下,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基金运作的成本,比如基金刚以分红形式把现金分配出去之后,往往又面临重新建仓的问题。
障眼法一:分红前申购是“白捡便宜”?
*拆解:只是“左口袋到右口袋”
*现状:基民普遍误解分红含义
基金分红前迎来大批申购 华夏回报一个半月分红多达5次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某支行,基金代销柜台前人头攒动,一位老伯夹在长队中间,不时踮着脚看看越来越近的柜台,一脸兴奋。他打算赶在分红前购买中银基金。
藏不住内心的欢喜,他对理财周报记者说:“总算让我等到了!我在早上知道这只基金将要分红的消息后,就跑来这里买了。”
为什么要抢在分红之前买基金?“虽然该基金在此之前所获得的收益按理说没有我的功劳,但如果今天我在分红之前顺利地申购了这只基金,听说我就可以参与分红,你看基金原来挣来的收益,我没有功劳,却参加分红,不是很划算吗?”老伯一口气说了很多。
真的是白捡便宜吗?老伯并未理会记者诧异的询问,但招商银行个人客户经理王先生对记者说了实话:很多“菜鸟级”基民在刚刚接触基金分红时都有这种错误的想法。
他解释说:“这位投资者其实是误解了基金分红的概念。分红以后基金净值降低,总价值降低,分给新申购者的分红款其实是投资人申购基金的本钱,形象的说就是将左边口袋的钱放入右边口袋。”
一些基金公司似乎已经掌握了基民这种理解上的误区。只要一预告分红,马上就会在分红前会迎来一大批申购资金,分红之后又迎来一批喜欢低净值的投资者。
有的基金对分红乐此不疲。兴业可转债、融通巨潮100、万家保本增值、中邮创业核心优选、华夏回报2号,竟然分别在6月份开始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两三次的分红。而华夏回报更是从6月20日到8月6日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进行了多达5次分红。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基金8月份新增资金逾千亿 下一篇:小康之家的教育金筹措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