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158网    
首页 | 投资理财 | 生活理财 | 理财规划 | 理财故事 | 理财攻略 | 财富测试 | 理财工具 | 理财知识 | 财经节目     | 理财专题 | 理财论坛 | 在线记帐     | 理财学院
  当前位置:理财158网>理财工具>基金报告>文章内容
景顺长城等两机构遭处罚 股票发行潜规则现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2-11  

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和中原证券成为了中国证券业协会整治股票IPO询价乱象的典型。

  2月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36家询价对象采取自律处理措施的消息挂上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网站。36家机构中,中原证券和景顺长城基金公司成为唯一两家被点名的机构。

  “人情”侵蚀理性?

  中原证券已经是屡教不改,中原证券曾因报价高于发行价格却未申购的行为于2007年7月受到监管部门的发函警告,但在2008年实施网下发行电子化后仍多次出现同类情况,因此成为典型之一。

  而景顺长城基金公司“上榜”则可能是因为次数较多,证券业协会的相关的通报透露,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08年3月实行IPO网下发行电子化后共7次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初步询价工作,报价均高于发行价格却全部未申购。

  中原证券和景顺长城基金也因此成为被处罚最重的两家,证券业协会的通稿称,按情节严重程度,决定对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给予警告处分、责令其整改3个月、整改期间暂停询价资格。

  而其余34家询价对象在2008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工作中均出现报价高于发行价格却未申购的情况。因此,证券业协会对上述机构采取谈话提醒的自律处理措施,明确要求上述询价对象在今后新股询价工作中切实遵守诚信原则,努力提高研究定价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维护新股发行询价秩序,杜绝出现类似行为。

  在A股市场,经过11年的发展壮大,基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其掌握的资金量是其他任何机构都无法比拟的,而因为发展规范,基金在散户心目中的形象也相当正面,基金为何要为哄抬股票发行价呢?

  “在初步询价时开出高价格无非只有几点可能:第一就是非常看好这家公司,希望尽可能多地申购股票;第二就是接受了承销商或者拟上市公司的好处;第三,就是以高报价来获得上市公司的某种承诺——在未来释放业绩、高送股之类;第四,就是出于公关的考虑,想藉此讨好上市公司。”某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告诉记者。

  上述人士认为,既然是哄抬价格却不申购,那第一和第三种可能都已经不存在,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不是人情就是涉及利益交换。

  而某券商高层则告诉记者,根据现有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要求,其实询价有两次,分别是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这种制度安排就导致是否参与询价和是否认购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圈子就那么大,相互帮忙的情况非常普遍,询价机构常常就担当帮忙的角色,以后如果有什么要求,主承销的券商或者上市公司也同样会帮忙,这种情况业内大家都比较清楚,可以说是潜规则。”上述券商高层表示。

  针对机构这种“滥送”人情的行为,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在IPO询价对象自律工作会议,就提出询价对象要敢于拒绝少数IPO主承销商的无理报价要求,杜绝“关系报价”、“人情报价”现象,维护和珍视公司在新股报价方面的声誉,以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为重。

  发行制度改革之困

  除了人情这一可能性外,同样也存在有幕后交易的可能。

  “我们也是合资基金,外方对我们投研方面的任何决策都会设定严格的流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高层表示。

  “这次被协会处罚的询价机构最终并没有参与竞价,所以表面上看价格的高低对它们来说都一样,但是价格高的话,发行人募集到的资金就多了,因此不排除询价机构哄抬价格是因为发行人给予了一些利益或者承诺。”大通证券策略分析师吴䶮认为。

  而在机构中,能够作出这种哄抬价格的决策的又是什么人呢?

  “按照我们公司的情况,研究员的权限很小,新股报价是要经过投委会盖章的。如果有什么幕后交易的话,绝对不是研究员这个层面的人的决策,应该是公司主管的高层。”上述基金研究员告诉记者。

  36家机构不同程度出现报价高于发行价格却未申购的违规行为,这一数字让人触目惊心,现有的询价对象共有六类,分别是券商、基金、信托、财务公司、保险以及QFII。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现有的询价对象共有250家,出现“哄抬”发行价格情况的询价对象就占到了14.4%,可见哄抬发行价格有一定的普遍性。

  无论是因为人情还是因为利益,如此多的询价机构出现了哄抬发行价的行为,由此可见发行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吴䶮认为询价制度肯定是要改的,它存在明显的缺陷。

  “询价机构理论上说相对于普通投资者的确要专业一些,所以他们被赋予了定价的权利,但是现在有一个明显的矛盾,就是即使我参与了询价,但是也有权利不参与申购。这样只询价不竞价的模式并不可取:因为希望依靠这样的模式让询价机构客观地尽到自己的询价义务,是很难的。因此就会出现哄抬股价的现象,这种情况之前就存在,现在可能是因为证券业协会去查了,所以问题就暴露出来。”吴䶮表示。

  对于发行制度改革,有识之士已经呼吁多年,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将深入推进发行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导向,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强化各主体责任,完善价格形成和股票承销机制。

  证券业协会这次大力出手,或许会是发行制度改革的一个前兆。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CPI高于预期不利债市 240亿元记账式国债今发行   下一篇:业绩优劣相差14倍 基金经理直面选时选股大考
 
[收藏] [推荐] [评论(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要记得去论坛讨论,点击注册新会员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博时价值增长二号周五再次高分红
·华夏复兴基金9月5日发行
·鹏华中国50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20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明日首发
·2007年最赚钱的指数型基金分析及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27日发行
·华夏回报基金值得关注
·华夏回报基金28日开放申购
·2007年最赚钱的债券型基金分析及
·第四只股票型QDII基金花落上投摩
·长城基金:三季度买新基金的好时
·广发稳健增长证券投资基金2007年
  相关文章
·嘉实量化阿尔法16日发行
·新基金14只连发 市场再迎发行高
·本周又有四只新基金获批
·基金公司QDII专户开闸 2家基金获
·国泰区位优势基金开始发行
·益民货币市场基金2007年第一季度
·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证券投资基金20
·华夏大盘精选证券投资基金2007年
·富国天益价值证券投资基金2007年
·广发小盘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海富通精选证券投资基金2007年第
·长盛中信全债指数增强型债券投资
  广告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2009 Licai15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007258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