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众多投资理财的中老年人认为,投资理财不只是赚钱而已,这种“事业”也丰富和充实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在证券交易所,记者看到,不少中老年人兴致勃勃地打乒乓球、聚在一起聊天、打扑克,还有的阿姨聚精会神地打毛衣,不时抬起头看一眼大盘走势。
“现在炒股是我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齐阿姨说,“投身股票市场、来到证券交易所让我学到了很多啊。”
齐阿姨表示,股票理财改变了她的生活:“刚离休的时候,我呆在家里百无聊赖,非常痛苦,都觉得活着都没啥意思了,我就是闲不住的人。”接触了股票,开始到证券交易所“上班”后,生活一下子充实了。齐阿姨说,通过理财学会了在电脑上浏览信息,接触到了更加全面的社会,紧跟国家政治经济政策方针发展步伐的她认为,理财使得晚年生活“老有所养”。
退休前在政府工作的徐先生今年61岁,他说,自己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在家里呆着觉得很无聊,一是想消磨剩余时间,二是想关心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本着兴趣和休闲的理念就加入了理财大军,赚钱的经济愿望其实不太强烈。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宜根据自身情况投资风险小的理财种类
虽然78岁的齐阿姨成功理财在前,杨旭东仍表示,目前中老年投资者买股票理财的问题很多很杂,他说:“股票种类很多,很容易出现因为对投资产品不了解而产生损失的情况,还有不清楚购买的较特殊的品种如何交易,不知道风险有多大,错过交易日期等问题。”杨旭东认为,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老年人想理财投资,做基金风险会小一些,毕竟是专家理财,单做股票风险就比较大。
理财师于彦也认为,老年人理财还是应该投资基金。“他们到了安享晚年的年岁,不应再在股市中惊心动魄。说实话,现在大多数股民最后收益能跑赢基金的就算很少了,更别说老年人无论精力还是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如年轻人,”于彦建议中老年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购买不同的基金产品作为长线投资,“可以多散散步、健健身、享受天伦之乐,由基金专家来替自己理财。”
但即便是专家理财的基金投资,也存在问题和风险。杨旭东表示,目前基金种类繁多,各种基金不一定能在同一家证券交易所买到,所以可能需要开多个户,管理起来会麻烦,虽然证券公司一般会在盘中做提示或者做培训,但是错过这些信息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
杨旭东建议,中老年理财投资者最好做一些准备知识,投资基金避免过多交易,不要过分看重短期的涨跌,把握长期走势,调整好心态,根据自身的经济和身体状况量力而为。
王先生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验之谈,他说:“按我的体会,理性是最关键的,要避免盲目性。不要轻易听信街坊邻居、亲戚好友说股市基金如何如何涨得快,如何如何赚钱。”王先生建议“鹤发”投资者,首先要用自己的闲钱,不要把所有的钱都集中投在证券市场,孤注一掷和赌一把的心态要不得。
“没有进入股市的中老年人,应慎重考虑能否承受投资市场的风险。如果有心脏病或高血压、身体不太允许就不适合入市;心态不稳定、家庭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不太适合入市。不要光想赚钱,一旦赔了能否承受,能承受多少,这些都要考虑在前头。”王先生说。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做个专享优惠的折扣王 优惠券生活指南 下一篇:十月基金整体跑输大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