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来回香港的航班有很多,平安夜、圣诞节去香港的人更多。其实,在香港这个购物天堂里,除了国际一线品牌的服装和折扣不断的化妆品,理财产品同样琳琅满目。对于那些既会花钱又会投资的人来说,从香港拎着大包小包回来的时候,顺便再捎些理财产品,也算是为下一次的“血拼”积累了“弹药”。
据记者了解,香港的理财产品内容丰富,仅基金就超过2000只(内地目前刚超过400只),内地银行目前正在尝试的新品种结构性产品,也是从香港引进。此外,由于香港银行业发达,无论是港股、基金还是保险,都可以在银行里买到。
买保险持“身份证”者的特权
香港保险市场前两年就受到了内地投资者的一致看好,但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在内地销售保险是违法行为。在内地签下的香港保单属于“地下保单”,这类保单不受法律保护,日后的理赔与投诉都会碰到问题。
不过,据记者了解,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内地居民不得在香港境内购买保险。那些在香港长期工作或者读书的内地居民,在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证”(有别于“永久公民”)后,都会选择为自己购买一份甚至多份保险产品。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保险市场的收入中,内地访客创造的保单保费达到了..35亿港元。
目前在香港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证”(该证件根据学校开出的在读证明,在香港入境事务处办理)后,在香港汇丰银行开了账户,买了一份定期人寿保险。刘先生认为,香港保险产品的诱人之处在于回报率很高。香港保险公司的储蓄型寿险大都提供10%到20%的回报率,附加每年现金红利或基金结余,红利区间为0%-30%(根据公司经营状况而定)。而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被定为2.5%。香港保险另一个诱人之处在于香港保单有“不可争议”条款,规定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此外,内地欠缺高额保单,而香港保单经常有百万港元的保额。不过,刘先生表示,读完书后自己肯定要返回内地工作,这将造成保单和受保人分隔两地,在空间上会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
对于那些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的内地游客而言,在圣诞“血拼”时挑选保险产品,理当充分考虑刘先生担心的“空间”问题。此外,根据相关规定,香港保险(特别是寿险)一般只出售给香港居民,也就是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者,光持有港澳通行证不能购买。
作为过来人,刘先生提醒那些想在香港购买保险产品的内地游客,在购买保险产品前,先要上“香港保险业联会”网站,查看有关代理人、保险公司等的资料。
推荐星级:★★★★风险程度:★★
买基金2000只产品看花眼
香港市场上有超过2000只门类不同的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它们投资于不同的市场,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到东欧、南美。通过这些基金可以使投资者接触到以前不可能触及的市场。对于年底去香港“血拼”基金的内地游客而言,在去香港前,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仔细查查这2000多只香港基金的底。
据记者了解,去香港买基金,需要先在香港的银行开立一个账户,需要提供:住址证明(这个证明是指与公用事业有关的证明,比如三个月内的电话账单、煤气账单、信用卡对账单等)、身份证、入境签证及盖印的副本。然后存入存款,挑选你所要买的基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笔存款超过2万港元,银行将要求你提供相关资金来源证明等。当然,内地游客也可以通过内地外资银行或者在香港有分行的中资银行开立账户。
在香港购买基金时要注意的是:香港市场的基金收费(特别是定期定额、基金转换等)较内地高出不少,而在香港单笔申购基金的最小额度,各家银行都有不同规定,一般是2万港元左右;定期定额最低额度也在1000港元以上。
不过,香港基金投资类型五花八门,既是卖点又是拐点。内地投资者由于空间上的不便利,对一些剑走偏锋的基金,还是不宜密集投资、过多购买。比如挂钩东南亚的一些基金可以短期走势喜人,但其受政局的影响颇大,存在诸多不可预料的突发性风险。
推荐星级:★★★风险程度:★★★★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中行新品上市 美元投资收益率创近期同类产品新高 下一篇:偏股型基金获超额收益 市场调整再显基金抗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