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现象短期内能不能够改变?
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于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制造能力的崛起和财富总量的膨胀,没有像当初英帝国崛起的时代那样,积累巨额的黄金储备,并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英镑黄金本位制;也没有像美国崛起过程中那样,构造美元在全球的世界货币地位;而是简单地把我们过剩的物质财富让给海外投资者消费,换回大量的海外信用货币,主要是美元。
然而,同样在美元体系下崛起,中国的财富膨胀没有像二战后欧洲崛起那样形成欧洲美元市场,也没有像中东财富膨胀过程中一样出现石油美元,更没有像60年代以后日本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崛起过程中那样,形成亚洲美元市场。那么过剩财富换回来的美元跑到哪里去了呢?在现行结售汇体制下,中央银行把绝大部分外汇都买去了。中央银行每购买一美元,就向国内投放七八元人民币。过去我们积累起1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至少投放了约10万亿的人民币基础货币;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近1400亿美元,就投放了约10000亿人民币基础货币。这些钱并没有停留在商业银行,而是最终转换为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在商业银行拥有高达11万亿存贷差的背景下,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发行央行票据都无法对冲这些过剩的货币。
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尚不明显过剩的货币曾经老老实实地呆在银行储蓄账户里面。而一旦财富过剩持续地转化成货币过剩,总有一天居民和企业的储蓄会从商业银行储蓄账户中跑出来并且不再回去。中国当前就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因此巨大的货币流动性要么在房地产市场充分展现,要么推动CPI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要么允许股市有一定的泡沫。
所以从全局来看,货币过剩的背后是居民财富的过剩,财富过剩必须在国内释放的本质原因在于落后的对外金融和贸易体制。如果上述情况在短期内不能根本改变的话,股市存在一定泡沫,甚至在可控的前提下泡沫再膨胀一点,对中国全局来说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种情况下,我们显然不应该对资本市场的繁荣感到恐惧,更不应该像某些学者呼吁的那样刻意打压,而应该尽快把更多优秀企业、上市资源整合到资本市场上市流动,趁机利用中国股市的繁荣把中国市场做大做强。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参与反弹行情的三大实战要点 下一篇:防御市场暴跌风险 买什么基金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