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158网    
首页 | 投资理财 | 生活理财 | 理财规划 | 理财故事 | 理财攻略 | 财富测试 | 理财工具 | 理财知识 | 财经节目     | 理财专题 | 理财论坛 | 在线记帐     | 理财学院
  当前位置:理财158网>投资理财>其他>文章内容
“稳健”理财下半年 可用信贷类产品和债券避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03  

赚钱的日子,在今年下半年能否继续?

  在几家银行给出的关于下半年的理财建议中,“风险”、“稳健”、“主动管理”、“固定收益”“高流动性”等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

  这反映出银行理财专家们的判断:市场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回升上涨之后,风险正不断累积,稳健投资成为选择,主动管理被认为是应对市场波动的良方。

  心理预期呈现不确定性

  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主任张旭阳认为,如果说今年上半年的策略是“敢于重仓”的话,今年下半年,投资者要“敢于进退”,更为主动管理,投资思维的快速转变很重要。今年投资者的风险控制意识要强。固定收益产品或稳健型产品至少应该占到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的50%。

  投资理财是理性和感性共同作用的混合体。在运用理性分析市场时,投资者还应时刻观察弥漫在各个市场的情绪性因素——心理预期的变化。比如,人们对未来通胀预期的不同理解。目前,预期因素呈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张旭阳说,预期就像一个翘翘板的支点,支点位置的变化必然改变两端不同市场作用力的力矩效果。

  市场变化反复,信贷类产品避险

  对于A股市场下半年的走势,东亚中国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陈柏轩认为,“A股目前已涨到2007年估值最高的水平,虽然市场流动性存在,不是说不会涨,但已累积了一定风险。”

  “今年下半年大盘可能出现反复,某些品种或者某些行业可能会有结构性机会。”张旭阳说,“新能源或环保等产业值得关注。这是中国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和一些发达国家在同一起点进行竞争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国有成本优势,基础也不差。”

  对债券市场的走势,张旭阳认为,今年的下行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从目前看,央行可能对政策进行微调整,适当收缩流动性。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这种很强的牛市,很难去维系了。交通银行个人银行理财产品总设计师施峥嵘的判断是:上半年巨量信贷加剧了未来通胀的预期,央行的一些言论已经反映出其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目前,金融机构的资金较为宽裕,如果政策出现调整,对信贷规模进行控制,那么沉淀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可能会涌入债市,从而推动债券价格的上升和收益率的下降。

  而渣打中长期看好商品市场。但渣打中国个人银行部首席投资总监梁大伟认为,对商品的预期同样超出现实。最终用户的需求仍然疲软,那些推动了股市反弹的市场预期同样推动了商品市场的回升。供需的边际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和股市一样,高涨的预期可能迫使价格在下半年出现更为可持续的反弹之前出现回调。

  房地产市场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正形成新一轮泡沫。在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依靠相对低的信贷成本,一些国企“地王”出现,这可能进一步推高房价并可能在未来给银行体系带来风险。张旭阳建议,管理层需要关注资产的泡沫。决策层可对银行的贷款规模、存款准备金率等进行引导,也可以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回收些流动性。在财政政策方面,可实行更严格的环评标准。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应有选择地让一些行业更稳健更快速地复苏,同时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在上述市场变化趋势的共同作用下,在风险逐步累积的基本判断下,稳健、高流动性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应成为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标准。

  由于固定的收益以及与其他市场相对小的关联性,信贷类产品特别是投资期内有开放机会的此类产品以及货币市场相关理财产品值得关注;此外,谨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保本、部分保本的结构性产品;东亚中国今年下半年有计划推出与一篮子农产品、商品的结构性产品,旨在帮助投资者有机会分享农产品市场的行情。



收藏到网络书签: 天天  和讯  我摘  新浪  Google  bolaa  POCO  百度  Yahoo  QQ书签  饭否  天极网摘 雅虎收藏+

上一篇:晨星开基月评:股票IPO重启 债券基金趁机翻身   下一篇:不再“单纯打新” 银行“打新”产品悄然变脸
 
[收藏] [推荐] [评论(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要记得去论坛讨论,点击注册新会员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买国债还是讲点技巧
·高位投资分离交易可转债 涨堪比
·国际上流行的五大新潮理财工具
·2007年八大理财产品“比武招亲”
·信用卡分期付款成新理财方式
·ATM跨行取款的理财小窍门
·性价比更高 排队转存定期不如买
·风险高的却不最赚钱 2007年投资
·警惕银行理财产品“陷阱”
·储蓄存款也能理财
·购买挂钩股票理财产品能否抱回金
·2007年一季度有哪些国债卖?
  相关文章
·买国债还是讲点技巧
·去年银行间债市发债5.56万亿
·加息预期并未兑现 交易所国债收
·今年央票净增量或将持续减少
·银行间市场将日渐透明公开创新
·抛国债买基金 专家提醒老年人国
·2007年一季度有哪些国债卖?
·信托公司须突出“代人理财”主业
·监管新规出台 信托业将重归主业
·奥运纪念银盘打造收藏精品
·信用卡分期付款成新理财方式
·政策收紧债市无恙 国债指数开盘
  广告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2009 Licai158.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7007258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