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历过银行系QDII休养生息、基金系QDII突飞猛进之后,QDII的投资门槛开始松动
2010年的中国的QDII产品(合格境内投资人)终于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两年多后,缓过一口气来。QDII产品分两类,一是银行类,一是基金类。虽然净值在2010年均有增长,但基金类的QDII发行数量更多,而银行QDII则还在休养生息之中。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在229款可比银行系QDII产品中,QDII的净值平均增长幅度为10.38%,仅有23款年末净值低于年初。这是普益财富与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的研究结果。
而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共有18只QDII宣布成立,而在此前三年间,市场上仅共有10只QDII。
不过,在银行系QDII产品净值普遍上涨的同时,近半数产品仍然浮亏。截至2010年12月中旬,共有125款银行QDII到期,其中,公布了到期净值的61款产品中,其平均累计收益率为-17.63%。加之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银行QDII产品发行量在2010年大幅减少。
北京银行业一位人士表示,考虑到全球金融市场的态势,第二批出海的QDII或将在2011年有较好表现。不过,QDII自身发展仍需跨越诸多考验。
“QDII大热之时,应更多考虑如何把握风控及如何提高协调监管能力的问题。”前述业内人士说,“现在,连私募和公募的界限都是模糊的,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楚。”
咸鱼翻身
“虽然发行量增长不多,但净值在逐步提高,说明银行系QDII正逐步恢复元气。”北京一位银行业人士说。
外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外管局审核通过的QDII额度共计669.04亿美元。其中,银行类QDII获批额度82.6亿美元;证券基金类QDII额度404亿美元;保险类QDII额度176.44亿美元;信托类QDII额度6亿美元。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截至12月中旬,2010年银行系新发行QDII共69款,大大少于2009年的92款,发行量持续低迷。发行银行从过去的三家增至四家,其中渣打银行发行了50款、花旗银行16款、工商银行2款、中国银行1款。
与银行QDII暂时的歇息相反,2010年是基金系QDII大跃进之年。基金行业咨询机构Z-BEN Advisors预计,到2011年底QDII基金数量有望超过60只。
不过,投资者在QDII的投资方面也趋于谨慎,2010年第二批QDII首发规模多在7亿元以下,首次出海时动辄二三百亿元的情况已一去不复返。
但基金系的QDII也遭遇到赎回的烦恼。2010年三季度QDII基金总份额减少近50亿份。华安基金一位销售人员表示:“毕竟被套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解套,赎回可以理解。”
据Wind资讯统计,前述18只QDII基金今年三季度平均收益为9.29%,“咸鱼翻身”,第一代QDII基本回归了面值。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15日,纳入统计范围的基金系QDII2010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达到5.21%。其中,海富通海外和交银环球精选基金达到了每份1.40元。
QDII重拾升势,主要源自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数据显示,2010年,恒生指数全年累计上涨5.32%,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累计涨幅则达到了13%;而同期上证综合指数则下跌14.31%,沪深300指数下跌12.51%。
因此,不同时机成立的基金,境遇大有差异。如彭博统计的数字,标普500最低点出现在2009年3月6日,之后成立的QDII基金共有11只,2010年以来全部实现正回报。据银河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2010年以前成立的9只QDII去年平均回报率为3.04%;而所有2010年以前成立的363只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仅为2.03%。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副总表示,预计2011年全球分散投资的概念,将再度烘托QDII新一轮热潮。
争议与探索
中资行做QDII缺乏优势,在金融危机后,中资银行鲜有QDII产品发行。2010年仅工行(601398.SH)和中行(601988.SH)共发了三款产品。而工行发行的这两款产品引发了业内关注。
2010年9月和10月间,工行在其私人银行业务平台上发行了专项QDII产品,一是为巴西国有石油公司(Petrobras)ADR投资产品,一是友邦保险集团(AIA)新股专项产品。
工行旗下全资控股的投行工银国际担任了巴西石油和AIA的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财务顾问。据本刊记者了解,工银国际分别承担了两个项目各几十亿美元的承销份额。
工银国际副首席执行官李鹰曾对媒体表示,私人银行客户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参与,一类是高净值客户可以用海外资产直接参与定向增发,购买起点为800万港元。同时客户也可以用境内人民币资产认购起点为50万元。李鹰表示,此款产品的费率相对较低,适合对国际能源、大宗商品有一定的了解的进取型客户。
据本刊记者了解,工行这两款QDII产品共发行了大约10亿美元,目前,巴西石油ADR的价格36.8美元,比发行价34美元上涨了8.2%;AIA的股价在22.35港元,比发行价19.68港元上涨了13.6%。
但是对工行的这一探索,业内褒贬不一。根据银监会2007年《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银行系QDII产品可以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但投资于股票的资金不得超过单个理财产品总资产净值的50%,投资于单只股票的资金不得超过该只股票总资产净值的5%,且只能投资香港市场。
依此,工行的这两款专门投资于单一产品的产品有违规之嫌,但相关产品的销售并未叫停。
“此前那么多银行QDII都是所谓合规的,结果又如何呢?”接近工银国际的知情人士表示。来自监管层的消息显示,工行的这两款理财产品认购起点很高,属于私募范畴,因此可不受相关规定的约束。
一位基金公司副总对此颇为不解:“怎么能将自己承销的股票,卖给自己一级市场的客户?”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投行将承销份额让财富管理的客户认购,亦是惯例,关键是防火墙是否建立,“问题是中国的金融企业防火墙是不是都形同虚设?”
接近监管当局的知情人士则透露,由于《基金法》的修订已达成一定共识,银行的专项理财产品将被定性为私募性质,“私募的监管要相对松一些,只要严格遵守私募和公募的边界,向投资者信息披露到位并获得认可即可。”
变通之旅
目前银行系和基金系QDII在投资范围、门槛、管理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长江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员俞文冰介绍,基金系门槛普遍较低,1000元即可认购。银行系QDII在3万到5万元以上,甚至达到30万元。
一位基金公司副总认为,基金系QDII在投资范围、信批制度、投研规则方面均与公募基金看齐。而银行QDII的相关监管相对较松。
比如,基金系QDII投资范围、投资比例均执行与公募基金同样的约束,如投资比例的“双十”约束,即一只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一个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该股票市值的10%。另外,信息披露也按照证监会要求定期公布。
而银行系QDII起航之初,亦严守上述规则。但此后,随着QDII产品的增多,商业银行发现,基金系QDII并无投资股票比例上限之约束,也就是说,理论上,QDII基金投资股票比例可以达到100%的上限。
银行界人士认为,投资比例的限制使得银行系QDII缺乏市场吸引力。为此,曾一度建议监管层取消“50%上限”的规则。
对此建言,监管层人士在2007年非正式场合回应指出,股票市场风险较大,银行系QDII应坚持稳健、审慎的投资风格,坚持较高的投资门槛。“短期内这一比例限制将不可能修改。”不过,监管层坚守底线的同时,亦对银行系投资范围有所松动,前述监管层人士曾有“下一步,银行系QDII对境外股票的投资范围,将可能从港股向其他国际交易所的股票拓宽”的表述。
2007年下半年之后,商业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大多放弃了直接投资境外股票的方式,开始投资于境外股票基金。如中国银行的中银新兴市场(R),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上限达到了85%。
“问题是证监会把基金QDII按公募来管,而银监会是按私募来管,这个原则存在模糊地带,未来仍有隐患。”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雅虎收藏+
上一篇:11只2010年"黑马"股基 新年第一周续写赚钱史 下一篇:望2011年市场"纠结" 震荡市能跑赢CPI就算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