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对某券商知名研究员调查的传闻在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该研究员涉嫌与私募合作牟利,即私募在买好股票后,由研究员向公募基金及券商其它客户出具推荐报告,“忽悠”他们买入,从而推高股价,从中牟利。
这种恶性事件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不仅会损害市场对卖方研究员的信任,也会导致基民对基金公司的信任大打折扣。在近日的调查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如何面对卖方研究员的荐股报告上,基金一直比较警惕,也建立了相应的防范模式。 比如,仔细察看推荐报告发来前被荐股票有无异动,提高基金自身的研究能力,依靠研究实力“反忽悠”。
高度警惕荐股前异动
“要想判断券商研究员出具报告的真实意图,其实很困难。”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为防范风险,他们在收到报告后,会仔细察看该推荐报告发来前的一段时间内被荐股票有无出现异动。如果券商报告发来时,股价已经涨了很长时间或者短期内出现较大涨幅,基金一般不会再去考虑介入。他们认为,彼时接盘的风险会相当高。甚至如果这些股票已经在基金组合里的话,基金还会考虑适当减仓。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如果研究员发来推荐报告前后所涉及的股价经常异动,那么这位研究员无疑很大程度上就丧失了基金的信任。在每年给券商研究员打分时,基金经理就会给出评判。在采访中,某投资总监还表示,他们甚至会对故意忽悠他们的研究员下“逐客令”,警告他们不要再登门做路演了。
在采访中,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现在国内部分基金经理越来越重视像天相、莫尼塔这样独立第三方发布的研究报告,他们认为这种报告相对更加客观中立。
让“自己人”强大起来
在部分基金看来,要想彻底摆脱被卖方研究员“忽悠”的风险,完全指望这些研究员用职业操守自律远远不够,而应从根本上加强基金内部“自己人”的研究能力。
深圳一基金经理指出,即使不考虑道德风险,不同券商研究员的研究能力也值得区分对待。由于不少有着丰富经验的券商研究员不断被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挖走,券商研究所里很多担纲行业研究的都是新人,还需要时间磨炼,这种现状可形容为“小孩指挥大人”。
另外,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风靡一时的“投研一体化”正在逐渐成为过去时,现在国内大型基金公司多数倾向于设立庞大、独立的研究部门,争取对所有行业达到全方位覆盖。据了解,深圳有的基金公司如博时基金的研究团队已近50人,接近大型券商研究所规模。大成基金的研究团队也近30余人。业内人士介绍,有些基金对大的行业甚至会有两三名研究员共同覆盖。可以想见,在基金设立了如此庞大的研究部门之后,外部券商研究员对基金还能有多大的影响。
基金研究人士认为,虽然自建超大研究部从成本上讲并不划算,但在当前国内券商研究实力相对较弱以及少数研究员存在信任危机的背景下,基金自建完备的研究部显得非常必要。
“反忽悠”需主动出击
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防范是被动的,基金还要主动出击。“券商研究员不敢"忽悠"我们,反倒是我们经常"忽悠"他们。”在回答中国证券记者提问时,一位对自家研究实力非常有信心的基金投资总监这样调侃。
他的意思是说,基金打造了强有力的研究团队,研究实力远超券商,在他们自力更生挖掘出潜力品种后,面对登门路演的券商研究员,这些基金反过来还会向券商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推荐自己看好的股票,路演结果变成了“反路演”。
雅虎收藏+
上一篇:持续调整的新股渐现投资机会 两类新股将趋热 下一篇:以平稳心态看待基金净值涨跌 长期投资是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