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相关报告指出,今年1月份,国内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开放式产品迅速崛起。据该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介绍,银行开放式理财产品具有进出容易、投资期限灵活等特点,产品流动性极强。但由于投资收益与进出时点的把握关系密切,操作相对复杂,一直以来该类产品被市场所冷落。“去年银行开放式理财产品平均每月发行数量不足2款,市场份额甚微。”他指出,但进入今年1月份,银行开放式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一举突破60款。
打新产品越加“开放”
据悉,今年1月,新股申购类产品发行数为37款,较去年12月份22款的发行数有了显著增加。新股申购市场的低风险、高收益特性,已经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但新股申购类产品热销导致的问题是股票一级市场资金过剩,新股中签率下降在所难免,新股申购类产品收益面临摊薄的挑战。
1月份,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相继推出了针对中煤能源的单一新股申购产品。单一新股申购产品的优点是产品投资期限短、流动性强,但问题是实际收益较低。据悉,去年12月份到期的针对中国中铁、中海集运、中国太保的单一新股申购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7.3%、10.5%、13.7%,但由于投资期限过短,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甚微。
针对这种情况,新股申购类产品在投资期限方面有较大调整,开放式新股申购产品发行数量明显增多。而在2007年9月份,交通银行推出了“得利宝?天蓝?新股随心打”,这是第一只开放式新股申购产品。今年1月份,开放式新股申购产品发行数量达到6款之多,占新股申购类产品总数的15.8%。
李要深指出,究其原因,由于开放式新股申购产品与开放式基金一样,投资者可以自由地申购与赎回,保证了资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因此在股市震荡期对投资者吸引力较强。
本币短期产品受青睐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今年1月份相关数据显示,月度CPI达到了创纪录的7.1%。有关人士指出,2008年通货膨胀预期不会有明显的缓解,目前各家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普遍预期,央行会在今年加息3次左右,而加息敏感期是2、3月份。因此加息预期目前仍十分强烈。
基于此,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短期化和浮动收益化趋势仍相当明显。因为在未来加息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期限较长的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可能出现到期收益率低于市场利率的情况。而在1月,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也继续延续之前的市场趋势,占据产品总发行数的最大比重,并且较2007年12月份有所提高。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的激增,进一步显示了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要求。
雅虎收藏+
上一篇:实现利息收入最大化 打理定期存单三个“细节” 下一篇:投资基金指导:震荡市择机减少指数型基金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