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消协联合各省市消协,通过媒体揭秘返券促销存在的七大陷阱。消协呼吁各地商家自觉停止返券促销,呼吁消费者对此予以坚决抵制。
陷阱一:模糊宣传 “买200元返220元购物券。”看到这样大幅的促销海报,在媒体工作的刘眉心动不已,迅速加入疯狂抢购的人群中。但是进入商场后刘眉才知道,参加满200元返220元活动的只是一部分商品,更多的商品却是以“30元”、“50元”、“80元”等返券金额形式出现。不仅如此,特价商品、化妆品以及一部分品牌产品还不参加活动。觉得吃了“哑巴亏”的刘眉心有不甘:为什么这些内容不在广告中注明呢?
中消协指出,刘眉所遭遇的商家在返券活动中模糊宣传,是不少商场、超市或其中的部分柜台常用的促销手段。
陷阱二:总折扣率上有机关
满100元赠100元,商家在打5折?对此,消协部门指出:并非如此!返券与直接打折不一样,受赠的购物券只有在该商场、特定的消费时间段内消费,才有价值。为了消费返券,消费者常会陷入“买就返,返就买,买就返”的怪圈。
更有一些商家为了提高折扣计算难度,打出了满200元返236元之类的旗号。这些“看上去很美”的促销行为,都只是精明的商家诱使消费者参与购物的幌子。
陷阱三:商品标价“9”字当头
逛商场,价格标签上出现越来越多的“9”:一条牛仔裤199元,一件外套399元……价位为何如此精确,为什么就不能加1元成为200或400元呢?
有专家指出,返券其实是商家利用顾客贪图小利的心理,在返券促销现象的背后,是目前商场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为了自身利益,商家迫不得已哄抬物价,消费者其实是“返券促销”的最终受害者。而商家在商品标价上设置的陷阱,更为你凑齐返券额度增加了难度。
陷阱四:凑齐差价为何那么难 为了凑齐一元至上百元不等的差价,你必须跑遍各层楼找合适的商品。然而与此相应的是,低价的小额商品越来越难找,连一双普通的棉袜,也是动辄30元。
中消协在调查中发现,提高小额商品的价格是部分商家的常用手段,顾客的购物过程由此也变成了痛苦的斗智过程。
陷阱五:返券使用有条件
想用返券买化妆品?没门。想在下周末再来使用返券?不行。记者获悉,多数返券使用时都有时间、楼层、柜台等方面的限制,并以“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超市)所有”作为挡箭牌。
比如有消费者反映,广东某商场明示“买500元赠50元票券”,却没有告知这50元券的使用条件只能在再购买300元时才能使用。成都某商场在国庆期间搞促销,可活动最后一天晚上商场广播通知消费者,必须当晚将返券用完,很多消费者只好弃用手中的剩余返券。
陷阱六:购物、返券“待遇”不同
购物请在1-5楼,返券请上7楼……由于购物和返券各有程序,需上下不同的楼层并分别排队,致使消费者在商场内往返奔波、循环购物,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返券好比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是无数被返券折腾得筋疲力尽的消费者的抱怨。而且因程序复杂,一些消费者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返券。
陷阱七:规避责任
为了规避责任,有些商家借口返券商品属于低价处理商品,拒绝承担其应尽的“三包”义务。有些商家则提出种种条件,限制消费者退换返券商品。
中消协指出,表面上看,返券让利似乎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然而往深远看,单纯的价格竞争不仅不具优势,而且难以持久,对于经营者而言,更多的是对品牌的一种伤害。消协建议商业企业更多地关注提高经营理念、改进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购物环境、培养忠诚客户群、增强核心竞争力。
2007年1月,北京47家“达标百货店”联合签署了“诚信促销倡议书”,表示“不提倡返券促销,坚决反对虚构原价后的返券、打折促销,保证促销活动30天前锁定商品价格”等。已经有商家在行动了。中消协表示,希望全国的商业企业都行动起来,自觉停止返券促销活动,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消协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坚决抵制返券促销活动,避免落入循环购物的消费陷阱。
雅虎收藏+
上一篇:外汇投资:超越汇金模式 下一篇:节后首日基金认购与股市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