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刊报道了部分投资者在股指上涨过程中解套,正在犹豫是走是留的问题(5月15日理财周刊A1版《股指震荡攀升考验投资者信心》)。文章见报后,有不少读者反映,虽然上证指数今年以来已经上涨接近50%,但他们手中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要么票面价格“纹丝未动”,要么不涨反跌……
滞涨品种之股票 湘邮科技表现最差
情况描述:今年以来,沪深两市个股普遍上涨,概念股、蓝筹股……可谓 “群魔乱舞”,不过,不少投资者却发现自己持有的股票不但不涨,反而下跌。这是为什么呢?据记者初步统计,不包括长期停牌的股票,今年沪深两市下跌的个股仅有13只,其中涨幅相对弱于大盘的个股共324只,占比20.69%。从行业上看,滞涨个股主要分布在公路、医药、商业等防御性行业。
前十大熊股(1月5日-5月20日)
股票名称:湘邮科技(600476)
涨跌幅:-14.73%
点评:公司主业是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电子信息系统集成,今年以来这两个行业的平均涨幅均达到了20%以上。该股不仅没有赶上行业涨幅,还成为今年1600多家上市公司中跌幅最大的一只股票。对此,公司董秘王飞解释说,这跟前期股票涨幅较大有关,去年四季度,当两市深幅调整之时湘邮科技却逆市大涨。此外,该公司主营构成局限于邮政系统,竞争力低下,2008年业绩大幅亏损,再加上前段时间支撑股价的“中国邮政集团将注资EMS业务”一事被澄清,最终导致了投资者对其用脚投票。
股票名称:盐湖钾肥(000792)
涨幅:-12.91%
点评:自去年6月26日起,该股因换股合并ST盐湖而停牌,逃过了去年下半年的大波调整。去年12月26日,该股复牌便开始连续跌停式补跌,直至今年1月8日走稳。虽然此后走势回暖,但仍未能超过去年收盘价。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高度控盘难觅接盘是该股连续下跌滞涨的原因。而从基本面上看,今年以来公司主营产品钾肥价格下跌,也是投资者看淡该股的原因。
股票名称:双鹭药业(002038)
涨跌幅:-11.48%
点评:公司所属的医药板块本就是相对抗跌却温和上涨的防御性板块,加上部分生物制药企业因为2008年较为抗跌,因此今年以来,尽管它们业绩表现依然稳定,但涨幅却明显偏弱。双鹭药业去年四季度整体走势颇强,更是受到了基金的青睐。今年一季度,本是前十大股东的鹏华动力增长基金大量抛售了该股。
股票名称:攀钢钢钒(000629)
涨跌幅:-8.61%
股票名称:长江电力(600900)
涨跌幅:-5.11%
股票名称:*ST香梨(600506)
涨跌幅:-4.79%
股票名称:中国铁建(601186)
涨跌幅:-3.29%
股票名称:航天信息(600271)
涨跌幅:-3.01%
股票名称:武汉中百(000759)
涨跌幅:-2.9%
股票名称:银座股份(600858)
涨跌幅:-1.46%
滞涨产品之基金
债券基金集体陨落
情况描述:都说股市一好,基金就能发挥赚钱效应,但就是有这么一部分基金,从今年1月份开始到现在回报率为负增长。还有更“气人”的基金,虽然基金回报率“噌噌”向上蹿,但实际净值还是在0.4元到0.6元之间徘徊,这使很多在1元区域买进基金的投资者倍感郁闷。
投资者案例:直到今天,刘小姐提起自己的基金还是觉得“头疼”。去年6月,刘小姐经人指点,申购了一些债券型基金,当时买此类基金的理由是,如果股指不够稳定,债券型基金至少可以起到平衡投资风险的作用。而且刘小姐当时听人说,债券型基金虽然不会赚太多的钱,但起码也不会亏太多的钱,在股市好的时候,这种基金的净值也能沾一些股票型基金的光儿,往上走走。
但是令刘小姐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上半年A股行情回暖,自己的债券型基金盈利能力明显跟不上,非但如此,一些时候债券型基金甚至出现回报率负增长的情况。刘小姐因此陷入两难境地:由于看不准股市前景,现在贸然赎回基金会存在风险;但继续持有债券型基金又不知道股市一旦变得更好,自己能否分享到基金赚钱的快乐。仅从现在的情形看,刘小姐持有的基金净值已经很久没有变化,甚至偶尔还出现下降趋势,这使她百思不得其解。
商报点评:几乎所有同时购买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人都遇到过刘小姐这样的情况。股市好的时候,股票型基金回报率一天一涨,债券型基金偶尔会赔钱;股市不好的时候,股票型基金回报率一天一降,反倒是债券型基金净值慢慢往上涨。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债券型基金的作用其实就是为了使投资者平衡风险。因此,此类基金的掌控者都会配置一些或长或短的债券,以这些债券产生的利息作为盈利点。与时下股票型基金普涨的情况不同,债市目前处于一个调整期,今后朝何处去现在谁也看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基金品种在投资中必不可少。
投资者案例:马先生最近总后悔一件事,就是在牛市刚刚结束时购买了一只新的股票型基金。买基金时马先生还认为自己抄了个底,一旦股指结束震荡继续上行,自己这个新基金进场的点位将是最合适的。但马先生买完基金后发现,股指不但没有上行,反而一落数千点,短期内很难回到5000点以上。
更令马先生郁闷的是,这只新基金的基金经理似乎和散户有一样的想法,认定股指会快速回到高位,结果在股指较高的时候建了仓。数据显示,这只基金当初的募集金额非常少,而且基金净值一直以来在0.3元附件低位徘徊。现在股市回暖,净值刚刚回到0.5元附近,虽然今年以来的总回报率高达24%,但只有马先生心里明白,所谓净值大幅回升,完全是因为之前净值的基数太小了。这样高的回报率,其实根本不值得一提。
商报点评:如果和上证指数今年以来接近50%的增长率相比,一只股票型基金24%的回报率确实太低了。即便基金经理有自己的理由(比如基金建仓时股票价格过高等),但是经历了近一年的实践与探索,难道基金经理们连一只潜在的股市黑马都“逮”不到吗?
说到净值滞涨,这个提法肯定会有很多基金经理反对,因为从总回报率来看,基金的确在今年没有赔钱,而且一直处于相对赚钱的通道中。但对于基民来说,尤其是基金一成立就认购的基民,从1元净值时就持有基金,到现在1年多的时间,净值还在0.5元徘徊,同时还要听着基金经理们对回报率增长的宣传,这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滞涨产品之银行理财产品
部分产品表现差劲
情况描述:如果产品从亏损50%变为亏损30%被看成是净值上涨,那下面这些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就真的是在持续赔钱,前提是在全球股市都出现回暖的时候。市场不好时,如果一款产品实时净值比年初净值下降几个百分点,投资者不大会因此责备产品负责人。但现在的情况是,别人家的理财产品已经不那么赔钱了,为什么自己手里的产品比年初净值还少啊?是银行的问题,市场的问题,还是投资者自己的问题?
投资者案例:“如果让我能够和理财产品经理见一次面,我只想问他一句话,当初到底用我的钱投资了什么?”王先生的理财产品净值并没有因全球股市的回暖而“暖和”过来。相反,产品因为与海外市场的上市公司关联度较大,同时还与个别王先生到现在也听不懂的国际指数挂钩,因此不管国际市场情况怎么变,这款产品的“宗旨”就是震荡下跌。
其实王先生也并不指望自己用1元钱买的理财产品,最终净值还能回到1元上来,他已经将割肉离场的目标定为0.8元,也就是说,只要产品净值到了0.8元,不论之后净值怎样变化,王先生都会冒着交违约金的风险赎回产品。但是现在看来,产品净值似乎总也震荡不上0.8元,有的时候甚至刚刚到0.8元就又跌下来。
商报点评:理财产品在市场好的时候也不赚钱,这是为什么?大多数专家在解答这个问题时,会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产品设计有缺陷,不能紧跟市场脉络,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另一个结论是银行根本就没有把投资者的资金用来投资,而是用在了别的地方甚至是补充了银行的存款。只不过存款银行还需要支付给客户利息,把投资的钱变成存款,到期就公布净值亏损了,投资者何从查起?因此又有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银行理财产品研发销售应该效仿基金的模式,做到信息披露透明。但是,你能确定基金的信息披露就是完全透明的吗?
雅虎收藏+
上一篇:银行争相打折 近期网上银行转账手续费优惠一览 下一篇:QDII集体上演“翻身秀” 外兵团开启"分红时代"
|